环境中国 环保新闻 环保下半场:走心的企业和走肾的市场

环保下半场:走心的企业和走肾的市场

广告位

导语:一次关于“中国环保产业的变革与发展”的深度调研。

环保领域正在快速驶入新阶段, 不管是政策规划还是产业发展都在求新求变。政策端,“双碳”等已经在擘划十年、四十年后的蓝图;产业端,激战下半场的大战一触即发。
在政策改革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的新阶段,环保领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。
本次调研所选取企业涉及工程、技术、设备等领域,来自包括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北京、山东、广东、湖北、安徽等在内的13个省市地区,体量涵盖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,包含国企、民企和外资企业,以下正文。

(一)环保新征程的3大发展趋势

范畴更宽、需求更精、集中度更高

去年以来,行业多有悲观的声音,但这是行业的一部分现象,或者说是一部分企业的境况,并非全貌。
从行业整体来看,规模在不断扩大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9年,中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1.78万亿元,占GDP的2.1%,同比增长7.1%。2020年,受疫情影响,环保产业增速有所放缓,但仍高于整体经济增速。预计到2025年,中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以上。
这些数据看起来比较反直觉,但这恰恰是关键所在。进入下半场的环保产业,走心的环保企业正面遭遇走肾的环保市场。之所以出现局部的寒潮,是因为行业的发展趋势、产业结构等内在发生了改变。
一是环保范畴的延伸与跨界者的挑战,由传统的污染治理向清洁生产、循环经济、资源化、协同降碳、新能源、智慧化等方面延伸,这种延伸逻辑下似乎环保企业的市场应该更大才对,其实不然,真实的情况是外部的跨界更甚于环保企业的外拓。
坦白来讲,在环保的新兴领域中,传统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并无绝对的优势。因此,环保范畴的拓展实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,如果环保企业不能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,传统环保企业被跨界者反杀的可能性极高。
一位山东水泵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,未来泵产业的发展将有两个趋势,一是节能,提高泵的效率,降低泵的耗电量;二是智能控制,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,实现泵的远程监测、诊断、控制和管理,可以提高泵的可靠性、安全性和便捷性,和智慧环保、物联网接轨。
这两个趋势中,智能控制是泵产业的新方向,参与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互联网、智慧环保等领域的企业,他们表现出了很强的整合优势。
二是需求向精细化转变,这曾是一项被行业深切呼吁的变革,如今正在发生,只不过这种转变同样会给相当一部分企业带来挑战。
精细化意味着什么,简单来说就是优等生还要更优,偏科生、差等生要成为优等生,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,背后的本质是在需求层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,一是做样子的产品服务基本上在退出历史舞台,二是低质、低效、高能耗、高风险的产品服务面临优化的挑战。
以浙江某水处理设备企业为例,“下半场的污水处理技术发展,低碳、安全、可持续将是重要方向,将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发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和产品。”
三是市场向头部集中,这是行业的必然趋势,其关键是要把握集中化的进程,这对很多企业进退的决策具有参考价值。
当前行业集中度已经有较明显的发展,据青山研究院对深沪环保上市企业2022年业绩统计,营收前10名企业的业绩总和占全部上市公司业绩总和的37.6%,较上一年有进一步的提升。
而事实上,在上市公司数据的表征之下,行业的集中化速度更加剧烈,尤其是近几年国央企的大范围进场,在市场和产业结构上均带来了重塑级的影响。
一位北京某水处理企业的负责人表示,随着行业标准的提高和监管的加强,客户的本质需求和选择机制发生了很大改变。目前,一些规模大、实力强、品牌知名的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,而一些规模小、实力弱、品牌不明显的企业则面临着淘汰或被兼并的压力,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中化趋势。
对于绝大多数企业,面对上述三个维度的演变趋势,越来越需要战略层级的响应。

(二)周期性变革的机遇和挑战

把握环保新机遇的3点思考

周期性是当下看待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视角,在这次主题调研中,能从受访对象身上看到明显的对产业周期的思考,这是行业的转变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
从行业政策、外部形势、市场竞争和企业能力几个维度看,当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。企业想要持续发展,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,需要洞察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,不断发现新的商机,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。
调研下来,对于环保行业机遇和挑战,总结起来,大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:
1、不是能干的事儿少了,而是能干得了的事儿少了
回顾20年前、10年前,环保领域把握机遇的逻辑十分质朴,就是你未来想要做什么,那个时候想做就意味着可能,因为各个领域都有大片的空白。
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环保机遇的新大陆变得非常逼仄。换句话讲,那些容易的事儿已经被做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都是硬骨头。
一位广东的环保装备领域的企业家坦言,在这种情况下,多数企业会感受到市场在急速缩减,可做的事儿不多,其实更深层次去看,是能干的了的事儿不多,我们多数企业啃硬骨头的能力还是欠缺,比如低碳时代,对能耗的控制、对碳排放的控制等等。
2、核心竞争力是穿越周期的法宝
在青山研究院之前的调研中有一个发现,一些企业能够实现持续良好发展,得益于两个方面,一是核心竞争力过硬,比如产品研发制造;二是敏锐的市场嗅觉,能够把握住新机遇,把一种核心能力最大化地用于多种场景。
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快速铺开,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。
比如,上海某仪表领域头部企业负责人表示,“各地纷纷出台的政策措施对双碳的落地起到关键作用,这对工业企业降低能耗的意愿及能耗计量有很大提升,公司已经在布局有关方向并研发相关的产品。”
事实上,诸如此类的新机遇,和一家企业过去做什么、积累了什么样的优势有很大关系。因为环保行业早就不再是一个空白的领域,其中的各条赛道都挤满了玩家,凭空抓住一个机遇的时代已经远去。
3、环保行业机遇把握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
我们引入周期的视角,是为了更清楚地区别时代机遇的必然性和特殊性,最终达到准确识别机遇和把握机遇。
进入下半场,环保产业的新机遇有一个重要的转变,即对企业自身的素质开始有要求,甚至要求越来越高。
十年前的环保机遇更多的是外部因素驱动,而现在的环保机遇把握更加强调环保企业自身的要素,且尤其强调在专业方向上的积累,比如产品类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。
此外,就当前十分热门的双碳而言,环保行业服务于双碳自身也要符合低碳的要求。这对有些企业是挑战,同时对有些企业一定是机遇。
比如,参与本次调研的某外资企业表示,2021年已对部分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制造碳中和,到2025年,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工厂和生产基地,都将陆续实现碳中和目标。
这貌似和产品没有直接关系,但细想下来,能更深层地体现一家企业在制造乃至管理上的能力。未来是一个低碳的时代,各行各业都要在产业链的深度完成低碳的升级,环保也不例外,产品和服务要有低碳这条标准。

(三)激战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

无限地贴近用户、贴近需求

从行业周期的角度看,“十四五”是环保行业进入下半场的转折点。
站在历史的拐点上,面对新的趋势、新的机遇、新的挑战,企业需要拿出新的战略战术。
在调研中能够发现,由于各家企业面对的局面不同、企业的要素禀赋不同,战略战术也各不相同,特提炼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以供参考。
案例一:精品路线+纵深布局,做高产品性价比
环保上半场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增长迅速但根基不稳,很多企业风风火火多少年,但在产业链上立足的根基并不牢固,这是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必须要解决的善后问题。
针对产业下半场的角逐,浙江某设备企业确立了“精品路线+纵深布局”的发展策略,一方面,公司以精益生产锚固市场,以客户需求为向导,确保先进制造和成本约束之间取得合理平衡,帮助客户优化生产工艺,节约成本。另一方面,加强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和完善产品结构,战略入股共同强化研发的技术企业和供应集成系统的装备制造企业。
现阶段很多环保企业面对的核心问题不是做大而是做稳,把自身在产业链上存在的理由做得足够充分比只做业绩更重要,简单来说就是把业绩锚固在核心竞争力上。
案例二:以极致的个性化服务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
在同质化竞争中,技术壁垒越来越低,不断压缩着公司的利润空间,很多公司必须寻求突破。
面对日趋严重的同质化竞争,江苏的某装备企业选择以极致的个性化服务来破局。
该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,为解决客户的特殊需求而定制的一系列产品。这样通过定制,可以极大的增加客户粘性,有效避免同行间的恶性竞争。
该企业老板表示,个性化定制路线核心是把握客户的特定需求,定制具有核心技术、高效低耗的产品,最终给客户带来经济效益。
这或许与以标准化做大规模的常规商业思维相悖,但却是环保行业一些细分领域十分务实的生存之道。事实上,环保行业已经过了产生大平台、大公司的时候,整个行业的结构已经非常严密,深耕细分、做小而精是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。
案例三:直击用户端,外企加重本土化布局
商业竞争的一个良性趋势是无限地贴近用户、贴近需求,环保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趋势。
在此次调研中,有多家外资设备企业都着重提到了本土化,具体到动作上,主要有:一、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引入和研发先进技术,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生产体系,提升产能;二、新工厂、新产线的建设,采用工业4.0标准建造;三、建设物流中心,开拓新兴市场区域,提升供应和服务效率。
事实上,所谓本土化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,更深度、更高效地提供服务,这也是当前环保市场的一个重要转变。
环保上半场是市场思维,进入下半场开始有显著的用户思维。
这些案例背后暗含着不同领域、不同维度的细微变化,在环保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,暂且呈现以上3例。企业案例的研究是青山研究院的重要板块,后续会推出更多系列主题的案例解读。

此外,对于增强核心竞争力,管理、人才等基本维度的提升也很重要,这里不作展开。

(结束)从“追逐市场增量”到“追求价值增量”

“十四五”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转折期,未来的产业格局将在此间奠定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环保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。如何在新征程中打造核心竞争力,是环保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
总体上,环保产业正在从粗放转向精细化,市场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,行业格局形成了新的形态,企业的战略战术更加聚焦用户需求。
在这些转变的过程中,的确伴随着剧烈的阵痛,但这是一个迎来更好的环保产业的过程。
一位深耕细分领域的受访者表示,这种转变是他所希望的,因为相较于在粗放的模式下追逐市场增量,他更希望在一个有序良性的行业中追求价值增量。
站在周期交替的时代节点上,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位行业玩家而言,我们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,规模型玩家的时代已宣告结束,接下来将是价值型玩家的时代。
文章来源:青山研究院 青山产业评论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环境中国网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链接!转载请注明出处。//www.test-arena.com/5842.html
广告位

作者: 边走边看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2313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9524863#qq.com(把#改成@)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